编者按:为迎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全面展示各单位自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抢抓机遇,奋勇争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业成就和宝贵经验,学校党代会专题网站特推出《发展巡礼》“献礼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专题,集中展示各单位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力量,增强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弦歌不辍奏华美乐章,砥砺深耕绘发展蓝图。作为安阳师范学院建立较早的院系之一,音乐学院始终不忘师范教育初心,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政治信念坚定、专业能力扎实、综合素养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音乐学院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全体师生众志成城,谱写了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取得了教学科研、艺术实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大飞跃。
党建思政工作扎实有效。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音乐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学校第四届党代会以来,音乐学院不忘初心、实干担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特点,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打造“舞台上的思政课”,实现了艺术实践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党建思政的统筹推进,提升了音乐学院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先后获评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河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集体”,2020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获评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评河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集体”
重视特色发展。牢记殷殷嘱托,立足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结合专业特色和自身优势,组建科研团队,大力开展“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的艺术实践和教学科研工作。学院“甲骨文与殷商文化”原创舞蹈《玄鸟灵寻》荣获第五届全国大艺展一等奖,并入选2023年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原创舞蹈《甲骨问寻》荣获第七届全国大艺展一等奖,合唱《甲骨之光》荣获二等奖;原创合唱组歌《甲骨颂》成功首演;编创的甲骨文广播体操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字随律动,健康生活”——甲骨文广播体操》获得“互联网+”省级二等奖。围绕殷商文化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的艺术实践作品和教学科研项目。

原创舞蹈《甲骨问寻》荣获第七届全国大艺展一等奖

编创的甲骨文广播体操受到广泛认可,并进行全国推广
扎实推进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双台”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课堂小舞台、舞台大课堂”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以舞台为中心的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的专业特色和“以舞台为主线”的全方位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打造了“舞台上的思政课”课程思政品牌。六年来,音乐学院连续推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建国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大型文艺演出,在全省高校产生了重大影响。学院党委重视艺术实践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党建思政的统筹推进,凝练出“歌声舞影安师情”毕业季演出、“弦歌和鸣师生情”师生汇报演出、“美丽绽放”教师业务汇报演出、“纪念一二·九 永远跟党走”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四个文化品牌,提升各类实践活动的思想内涵,提高了师生业务素质,促进了音乐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

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

“弦歌和鸣师生情”师生汇报演出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六年来,引进博士5人,支持4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8.6%,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到86.1%,拥有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管理人才1人,河南省音乐与舞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硕士生导师6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0人,河南省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36人,先后有13位教师赴高水平音乐学院访学交流,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重视课堂教学,声乐课、器乐课、钢琴课、歌曲写作课获批学校精品课程,歌曲写作课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形成了“6+1”“实践周”模式、“321”集中实践模式、第二课堂的“金牌活动”实践模式、“1+N”的“全覆盖”实践课程模式,《“以舞台为主线”的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荣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重视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形成了“一帮一”“一带一”的传帮带机制,连续7年荣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6人次参加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2人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重视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以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带动学生专业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金钟奖等专业比赛,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大艺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各级各类赛事,学院还被评为“河南省大艺展优秀组织奖”,达到了“以赛促能、以赛竞能”的目的,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学院于2023年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荣获“河南省大艺展优秀组织奖”
学术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学院重视走出去请进来,先后邀请国内外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举办大师班。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凝练了明确的科研方向,科研成果也不断实现突破。六年来,学院实现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零的突破,并获批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河南省人文社科、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河南省软科学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河南省首批“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和首批“乡村中小学合唱培育工程计划”,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级科研项目

豫剧崔派艺术表演人才培训开班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研究生报名率逐年提升,考研氛围浓厚,考取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学院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教师资格证的考取率达到80%以上,毕业生积极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征兵入伍”,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通过招教和公务员考试。还有不少毕业生基层教育的田野深耕,扎根祖国边疆、服务艰苦基层,为各地的音乐教育默默奉献;也有不少毕业生孜孜于艺术和创作,还有许多毕业生自主创业,活跃在社会各个行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可期待。音乐学院将始终团结一心,坚持目标不松懈,踔厉奋进,勇毅前行,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持续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的突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孙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