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迎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全面展示各单位自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抢抓机遇,奋勇争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业成就和宝贵经验,学校党代会专题网站特推出《发展巡礼》“献礼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专题,集中展示各单位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力量,增强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传媒学院党委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获批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开始招生,办学层次实现新的突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连续两年获河南省专业评价B等级,先后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学校“2022、2023年度目标任务完成优秀单位”“2024年度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获评“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一、强化党建领航,凝聚发展合力
严格执行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不断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创建“互联网+党建”校级品牌项目《红色微纪实》,主创《跟着地图学党史》等系列纪录片在河南电视台等媒体播放,学生第二党支部获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群团组织作用日益彰显,创作《师德说》获河南省教育厅师德建设视频大赛一等奖,8人获河南省教学标兵,10人分获河南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省教科文卫体职工经典诵读活动一等奖;开设“传媒青年大讲堂”,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先后4次入选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团队,河南电视台专题播出实践纪实《情暖乡村儿童 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成果《一渠动天下》获评第四届科普微电影大赛“十佳纪录片”、《心归红旗渠》获第八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三等奖。

学生第二党支部获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师德说》获河南省教育厅师德建设视频大赛一等奖
二、深化内涵建设,彰显育人成效
专业建设平台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专业评价B等级、软科专业评级B+、河南省虚拟教研室、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形成了坚实的人才培养基础。
实验实践条件优: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新文科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按行业标准建设实验室,总投入3100余万元,建有720平米演播大厅、250平米现代化观影厅、150平米全景演播室、60平米虚拟演播室、60平米新闻演播室以及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等27个专业实验室,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越的实践环境。
科学研究有特色:立项《基于短视频平台的甲骨文科普微课制作与传播研究》等文化推普省部级项目2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7篇,出版专著5部。
学科竞赛成绩优:学生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2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2024年实现了我校在本项赛事中国赛一等奖的新突破;在河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屡获一等奖,连续三届获河南省大学生校园主持人大赛专业组一等奖;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连续6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思政育人效果好:融合天然思政元素,厚植新时代影视人才的文化根基。学生以地方文化为题材创作的作品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60余项,其中《看动画学甲骨》获河南省挑战杯金奖,微电影《一生一布》获河南省第七届大艺展一等奖,《寻迹庙荒村 豫见红旗渠》获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现代教育技术》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河南省专业评价B等级
三、汇聚校企合力,提质增效产出
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为学生提供广阔实践舞台。创作《甲骨春秋》《话说豫谷》《豫剧大青衣》《甲骨新韵》《古器新生》等5部国家级电视台播出纪录片,其中1部评为优秀行业电视作品;《此生有约》《皂角树下》等4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题材的院线电影,其中《此生有约》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并被教育部推荐为教师节展播影片。院线电影《在尘光里等你》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国家重点项目影片,是2024年国家电影局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唯一一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殷墟甲骨文重要指示精神的备案影片。

《甲骨春秋》在央视9套播出

《此生有约》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
四、赋能专业优势,助力社会发展
通过院线公映与国家媒体平台播出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与地方文化传播。连续3年承担教育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甘肃永靖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项目,累计培训300余人。充分发挥智库功能,“传统村落”“甲骨文研究院”等提案被全国政协、民进中央、省市政协采纳,助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与安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创作《故事里的安阳》《诗话安阳》两档新媒体节目,浏览量、点赞和转发量位列前茅,社会传播效果影响大;联合创作电视系列片《乡镇影像志》,重点介绍安阳辖区内乡镇的名称由来、历史变革、名胜古迹、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联合创作广播剧《红色藏身洞》为地方文化传播贡献安师传媒力量。

连续3年承担教育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甘肃永靖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项目
下一步,面对学校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传媒学院全体师生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传美立德·博学求真”院训,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办学与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大学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孙晓峰)